有些考生,一直心中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人家能在短短五个月之内一次性通过考试,而我考了几年,却还是过不了?难道我,真的就不如他们吗?”
要想彻底打破考试失利这个“魔咒”,就得做好备考前的六问和备考时的五提醒,会让你学习效果加倍,通过考试顺理成章。
第一部分:备考前六问
1 我为什么要考造价?
在备考前,我们要问一下自己:“考造价,是因为升职加薪?拿证书补贴?学习造价知识?还是挂靠出去?”,自己心中应该会有个答案,而不是盲目地去考试。
如果是为了升职加薪或者拿证书补贴,就要了解公司的相关政策,分析到底值不值得去考。
如果是为了学习造价知识,就要了解造价的知识,对自己以后工作的帮助大不大?有没有这个必要?。
如果纯粹是为了“GK”,你就要考虑清楚,要不要冒此风险?性价比如何?需要提醒的是,如今,造价审批资质已经取消,一级造价工程师需求量大大减少,并挂不了几个钱。
2 我考试的目标是啥?
要定好考试目标,我们首先就要了解造价成绩的有效期。那么造价成绩的有效期是几年呢?怎么安排比较好呢?
一级造价成绩的有效期是4年,免考基础科目的(增项)有效期是2年。尽管有效期是4年,但在定目标时,我们要按2年通过考虑,最好1年通过。这是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容易产生备考疲劳。
目标定好了,那么我第一年怎么报几门呢?
我们的建议是,对于全职、时间充足和基础好的考生,报4门。因为考试就像打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避免拖成“慢性病”。
而对于工作忙的考生,报考方案为:3+1或2+2,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3+1报考方案
方案 | 第一年 | 第二年 | 备注 |
1 | 管理+计价+案例 | 计量 | 计量相对独立 |
2 | 管理+计价+计量 | 案例 | 第二年专攻案例 |
表2 2+2报考方案
方案 | 第一年 | 第二年 | 备注 |
1 | 计价+计量 | 管理+案例 | 管理和案例关联度大
且难易搭配 |
2 | 管理+案例 | 计价+计量 |
那么,为什么不考虑第一年报一门呢?这是因为学科之间的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几门在一起复习,效果反而会更好。
3 我要报考哪个专业?
造价工程专业分为土建、安装、交通运输和水利工程四个专业。在专业选择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最好选择自己的相关专业(大学所学或工作相关),这样可以降低备考难度,提高考的试通过率。造价专业指南如下图所示:
选择时,不要只去考虑证书价格,去考不相关的专业,容易造成考试失利。如果,后续想考别的专业,可以考虑增项,毕竟增项要相对容易。
4 我要准备哪些资料?
准备的资料包括:考试教材、视频、习题和历年真题。那么,怎么获得这些资料呢?
(1)考试教材
由于2025年的新版教材还未出,而2024年继续沿用2023版的教材(交通工程除外)。如果想提前备考,可以考虑直接购买正版教材。要想省钱的话,二手平台购买正版教材(注意防伪标记)或下载电子版打印均可。不建议购买盗版教材,因为刺激性气味太重,影响学习的效果。
(2)课程视频
课程视频,主要来源有正版教材购买时赠送的视频、网上购买的视频和学习群里的视频。视频最好要包括精讲视频、习题视频和真题视频,这样可以对应复习的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真题阶段,针对性更强。
(3)练习习题
学完的课后习题和章节练习,可以选择网购金题典。当然,官方出版社出版的应试指南也挺不错。
(4)历年真题
关于历年真题,可以选择十年真题 九年模拟。若不想要,那就要从网上收集或去网购。
5 我要怎么安排复习?
安排复习时,主要考虑复习的顺序、时间的分配和计划的制定。
(1)明确复习顺序
确定顺序时,要注意科目之间的关联性。案例与造价管理、计价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计量相对独立,且记忆内容较多。所以,较为理想的复习顺序是管理、计价→案例→计量。
(2)合理分配时间
考虑各科的关联度和难度,各科的分配时间建议为管理和计价各占20%,计量和案例各占30%,如图12所示。
(3)制定复习计划
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真题阶段。每个阶段的详情,如表3所示。
每个阶段的复习详情表
阶段 | 学习内容 | 所需时间 | 备注 |
基础 | 听精讲课、做课后习题和整理错题 | 约3个月 | 读厚阶段 |
强化 | 构建框架、做习题、听习题班和整理错题 | 约1个月 | 读薄阶段 |
真题 | 做真题、分析真题和整理错题 | 约1个月 | 应用阶段 |
考前一周,主要用来重新测试错题和掌握应试技巧,比如说,考试如何分配答题时间和安排答题顺序等
6 我用什么方法复习?
复习的方法包括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
(1)记忆方法
不少考生一直有这样的困惑,我每天都学习了。但是,到第二天就忘得差不多了,这又该怎么办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遗忘呢?
科学研究表明,遗忘是因为“遗忘曲线”在发挥作用,如图14。只要你是正常人,都会出现遗忘。
图1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我们可以看到,知识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遗忘。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不断地复习,巩固和加强记忆,如图15。
图15 遗忘曲线对比
这就要求,学习新知识前,有必要进行前面知识点的复习,慢慢就会形成长期记忆。
(2)学习方法
鉴于前述的遗忘规律,平时学习的方法,建议采用“费曼学习法”。所谓的费曼学习法,就是以教促学,来检查学习效果。每次学完之后,通过用最直白的话将所学的内容重新复述,能够说清楚就说明已经掌握,反之,则表明掌握不牢。
图16 费曼学习法
对于做题,建议采用错题清零法。错题的出现,往往表明学习存在漏洞,所以,做错题可以查漏补缺。建议每周周末将错题重做,检查学习的效果,直至所有的错题全部弄懂,清零为止。
第二部分:备考五提醒
除了搞清上述六问以外,很多考生的复习效果不佳和考试失利,主要在备考中没有给自己做好五个提醒。那么,是哪五个提醒呢?
提醒1:坚定目标,不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备考。这样,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考就要争取一次拿下,不要反复折磨自己,没有性价比。
提醒2:抵制诱惑,不能一喊聚餐或去玩就发生动摇。聚餐也好,出去玩也罢,不在于这一时,等拿到证书,有的是时间。
提醒3:不能太“懒”,听完课就扔一边,自以为我懂了。看上去“很努力”,实际效果却不佳。所以,学完要及时通过自我讲述、做题或脑海回忆等方法及时进行反馈,发现漏洞,及时补齐。
提醒4:重点关注规范的变化和教材的变化。对新标准的导向和教材的变化内容,要高度重视,因为考试出题可能性较大。
提醒5:除学习和工作以外,要适度地进行身体锻炼和身心放松,学会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状态。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经验分享,仅供参考。你们有什么更好的经验或者想法?欢迎给我们留言。
1、本文内容及相关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所有!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请勿转载!发布者:投稿,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xiaofangkb.com/43143.html
2、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作者文责自负,本站资源仅供学习研究,请勿非法使用,否则后果自负!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3、本文内容、文字、图片等,仅供参考使用,本站不对其安全性,正确性等作出保证。但本站会尽量审核会员发表的内容
4、如您认为本文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本站保留全部修改、解释、更新本声明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