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合合菌为25法考生们介绍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查内容及各学科分值占比,宝子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客观题试卷构成
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具体考查科目如下:
试卷一: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学科参考分值统计(考生回忆)
法考考查科目多,涉及知识范围广,正因如此,备战25法考的宝子们在复习伊始,就应该充分了解法考,科学规划,这样才能提高备考效率。
笑笑考吧预祝25法考人都能一战通关,顺利拿证!
法考号称天下第一考,而客观题作为这场考试的开局之战,显得尤为重要,扎实的知识背景加上科学有效的备考技巧,无疑能增强过关的几率,本文将分享一些笔者客观题的备考经验,希望对2025年的各位过儿们有所帮助。
法考客观题采用计算机考试形式,因此在考前必须充分熟悉机考系统的各项操作功能,每年考试之前,司法部官网都会发布模拟答题系统,实景化模拟考试环境,在考前要提前熟悉机考系统,以免因操作生疏而影响答题效率。
客观题分为卷一和卷二,每卷100道题,其中单选题50题,每题一分,多选和不定项50题,每题2分,在备考过程中,要深入了解题型分值分布,对分值占比较高的多选和不定项要多加练习,多项选择和不定项难度远远高于单项选择,因此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卷一主要考察理论法、三国法中的国际法、刑法、刑诉、行政法;卷二主要考察民法、商法、三国法中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民诉。
2025年客观题考试安排在9月13日和14日两个批次举行,卷一和卷二合计总分达到180及以上才可以参加主观题的报名考试,放宽地区的分数线会适当降低。
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有直接选择法、排除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于专业知识扎实,对法律概念和原理理解透彻的同学来说,此类题目可以凭借精准的知识点记忆和理解,直接选择,例如,根据网友回忆版的真题当中有一题问下列哪一行为成立正当防卫,选项A描述为“以杀人故意开车撞人,在被害人重伤后,将其拖下车,坐在其身上,掐住其脖子,被害人反抗中,将其踢倒,致其重伤”,根据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可以迅速判断出该选项符合构成要件,从而直接得出答案。
当无法直接确定答案时,可以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来缩小选择范围,根据网友回忆版的真题,题目为“关于意思表示的解释,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选项B称“对意思表示进行解释时,应探究当事人的真意,不得拘泥于所用之词句”。根据民法中关于意思表示解释的相关理论,意思表示的解释需综合考虑文义、目的、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等因素,文义解释是重要的解释方法之一,不能完全抛开词句。因此,该选项错误,可直接排除。
当遇到两个选项相近,难以抉择的情况时,要注重对比两个选项的细微差异,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对于多选和不定项选择题来说,要把握审慎选择的原则。多选题和不定项的得分规则是全选对或少选得分,错选不得分,因此在答题时务必审慎,对于没有十足把握的选项谨慎选择,确保已选选项得分
以2021年真题(回忆版)中一道关于物权法的多选题为例,甲、乙、丙、丁按份共有一艘货船,份额分别为10%、20%、30%、40%,甲欲将其份额转让,戊愿意以50万元的价格购买,然后设问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选项A称“甲向戊转让其份额,须经乙、丙、丁一致同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按份共有人转让份额的规定,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无需经其他共有人一致同意,故A选项错误;
选项D为“若乙、丙、丁均以同等条件主张优先购买权,则丁的主张应得到支持,因其份额最大”,而法律规定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平等,与份额大小无关,所以D选项错误。对于此类不确定的选项,若无十足把握,可不选,以确保得分率。
多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中,部分选项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并列关系或者矛盾关系等逻辑关系,遇到没有头绪的题目,可以仔细分析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辅助判断选项的正确性。例如有一道关于刑法的不定项选择题:题干描述甲为劫财将乙打成重伤,随后临时起意取走乙的财物,选项A为“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选项B是“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选项C为“甲的行为属于抢劫致人重伤”。
在此题中,选项A和选项C存在因果关系,甲基于抢劫的故意实施暴力行为致乙重伤,并取走乙的财物,符合抢劫罪中“抢劫致人重伤”的构成要件,故A、C选项正确;而选项B与A、C选项相互矛盾,甲的行为是基于一个抢劫的故意,实施了一系列连贯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而非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所以B选项错误。
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答案的题目,可回忆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将选项与法条内容进行比对,从而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以上就是关于客观题的一些答题技巧,在平常的刷题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应用一下,但一定要对自己做过的题进行复盘,仔细分析错题的原因,根据复盘结果,对较为薄弱的知识点或科目重点学习,强化练习,熟能生巧。
希望本文分享的应试技巧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各位都能顺利通过法考,开启自己的法律职业之路。
1、本文内容及相关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所有!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请勿转载!发布者:投稿,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xiaofangkb.com/44801.html
2、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作者文责自负,本站资源仅供学习研究,请勿非法使用,否则后果自负!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3、本文内容、文字、图片等,仅供参考使用,本站不对其安全性,正确性等作出保证。但本站会尽量审核会员发表的内容
4、如您认为本文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本站保留全部修改、解释、更新本声明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