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在这里吗

现在建筑行业就像老牛拉破车——得换个跑道使劲儿了。那你觉得的会在哪里呐?

你觉得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这个方向怎么样,,那咱们掰开揉碎了说说:

你觉得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在这里吗
你觉得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在这里吗

1. 这事儿为啥能成新风口?

政策催的急:您瞅见没?今年住建部刚发的文,要求全国2000年前的老破小五年内必须改造完。光北京朝阳区今年就要改80个小区,相当于每天睁开眼就得改半个小区。

钱袋子鼓着劲:去年中央财政单列了3000亿城市更新基金,地方还搞了”以旧换新”债券。上海黄浦区有个老弄堂改造,政府出七成,居民出三成,连空调外机移位都包了。

存量市场太大:全国待改造的老旧小区有22万个,涉及上亿人。这可不是盖新楼能比的,相当于给全国每栋老房子”穿秋裤”。

2. 具体都在折腾啥?

面子工程变实在活:早些年刷个外墙就叫改造,现在得玩真的。北京劲松小区改造,连菜市场改造成社区食堂,自行车棚变充电驿站,连大妈跳广场舞的地儿都给装了隔音地板。

里子比面子更重要:上海虹口区改造,把50年代的老铸铁水管全换成不锈钢的,光这一项就解决了几十年漏水问题。青岛有个小区加装电梯,愣是发明了”半层入户”方案,六层老楼每家多掏3万就能用上电梯。

科技狠活上场:深圳现在搞改造,直接给老楼装”健康监测仪”,裂缝超2毫米自动报警。杭州武林路老小区,连垃圾分类箱都带人脸识别,张大妈扔错垃圾,AI马上喊:”您家酱油瓶属于可回收物!”

3. 这碗饭怎么吃才香?

别想着赚快钱:跟过去开发商砸钱盖楼不同,现在改造项目利润率也就8%-10%,但胜在细水长流。中建八局在南京接的老城改造,光地下管网测绘就花了三个月,比盖新楼还费劲。

要会跟老百姓打交道:朝阳区有个改造队,专门雇了退休教师当”调解员”。六楼要装电梯,一楼要补偿,最后谈出个”电梯使用年卡”,这才把事办成。

玩转新商业模式:广州有家公司搞”改造+运营”,把改造完的车库做成智能仓库,居民存东西能抵物业费。北京劲松小区把理发店改造成”社区会客厅”,既收租金又赚服务费。

4. 暗礁在哪?

钱还是卡脖子:政府现在搞”谁受益谁出资”,有的居民觉得”政府就该全包”。武汉有个小区改造,为每户摊2000块防盗门钱,闹了三个月才妥协。

技术老革命遇新问题:上世纪80年代的预制板楼,现在要加保温层,得先做”结构体检”。有施工队没检测就开工,结果钻孔把承重墙钢筋打断了。

审批像走迷宫:成都某历史街区改造,光文物审批就跑了七个部门。最后连窗户颜色都得按百年前的老照片复原,瓦片都得专门开模烧制。

5. 未来还能玩出啥花样?

老旧小区改造成”变形金刚”:上海正在试点”可拆卸阳台”,冬天能外扩半米晒太阳,夏天收回来省空间。北京试验”垂直绿化墙”,老楼外立面能种菜,物业还管统一回收。

社区变成”充电宝”:广州黄埔区改造,给所有屋顶装光伏板,发的电除了自用还能卖给电网。电动车充电桩接的都是太阳能,老太太都说:”咱这破小区改完,电费比儿子家的新房还便宜!”

数字孪生来帮忙:杭州现在给每个改造小区建”数字双胞胎”,哪根水管要爆、哪个路灯要修,电脑比物业还先知道。有老爷子开玩笑:”现在报修都不用打电话,站厕所咳嗽两声,维修工就上门了!”

说到底,这行当现在就像给老人做外科手术——既要治陈年老病,还得装智能假牙。那些还死抱着”盖楼-卖房”老黄历的,早晚被淘汰。倒是那些会修修补补、能跟居民唠家常、懂点科技手段的施工队,正在闷声发大财。就跟胡同口王师傅说的:”以前盖楼像蒸馒头,一屉接一屉;现在改造像绣花,一针一线都得讲究。”

1、本文内容及相关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所有!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请勿转载!发布者:投稿,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xiaofangkb.com/43502.html

2、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作者文责自负,本站资源仅供学习研究,请勿非法使用,否则后果自负!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3、本文内容、文字、图片等,仅供参考使用,本站不对其安全性,正确性等作出保证。但本站会尽量审核会员发表的内容

4、如您认为本文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本站保留全部修改、解释、更新本声明的权利

(0)
投稿的头像投稿
上一篇 5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